“休息一会儿,睁开眼睛,盯住绿点,保持不动,好!”3月17日,一台来自看似平常的眼底相机正在北京同仁医院为受试者检查。
“这台机器可进行12个波长的图像采集。”参与相机设计的北京大学博士冯夕萌表示,在不同波长下,眼睛呈现不同样子,逐级成像,能获得视网膜不同层次的信息。综合信息进行分析,只需要短短几分钟,受试者眼球中血管里的血液黏稠度、血氧饱和度、血流搏动、氧代谢等27个指标一目了然。
“这是全球首台12色眼底相机,它获取的指标能预警正在发展的疾病。” 该研究团队负责人、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任秋实告诉记者,在疾病的早期或超早期,机体结构还没发生明显变化时,会出现血流、血氧和代谢等方面的异常。
血管中的血液是流淌的。“新设备可以用激光拍摄一个5秒的短视频。”冯夕萌说,研发的困难来自激光本身光路集中的特点,会像舞台的聚光灯只拍到眼球的一部分。
为了突破视野小的难题,团队创新设计了激光作为入射光的光路,不仅扩大了视野,还与12色相机的数据实现同步测量与评估,同时获得对视网膜结构性和功能性分析。
“目前,设备已经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医疗器械检测,在安全性和设备性能方面获得了官方认可。” 研发团队骨干周传清教授介绍,预临床试验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展,预计两三年内能够推动该仪器进入社区作为疾病的筛查设备。(张佳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