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过完年,市场恢复正常还需要点时间。这几天,到处看到适马20mm F2 DG DNC发布的新闻,我反正不建议99%的用户买,原因很简单,使用场景太少,这类定焦超广角镜头用好很难很难。
最近还看到不少强推国产镜头的,手感真不差,纸面参数进步,机械性能提升,但是各路大V就是不谈镀膜,在评测里还动了点手脚。一分价钱一等货的道理不再强调,毕竟原厂镜头有些新卡口太贵了,贵到离谱的那种,选择国货也是无奈之举。
去年,我曾经不止一次写文章,分析这一波涨价。刚刚得到消息,四月份还有一波。没完没了?厂商活了个活法之后,开始追求利润了。
作为课代表,来看看各家刚刚公布的财报。
尼康第三季财报显示,尽管营业额同比下跌,但营利实现同比增长,营业利润突破148亿日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9.5%。所以,尼康把全年营收预期上调,营业利润预期更是由二季报预期的340亿日元提升至470亿日元,涨幅达约38.2%。影像业务全年收入及营业利润预期双双上调50亿日元,分别达1,800亿日元及200亿日元。理光第三季财报显示,在新品强劲需求推动下,宾得和理光相机业务销量和利润都获得增长。富士第三季财报显示,得益于Instax和中幅相机等产品的热卖,不仅营业额同比录得17%增长,营利更是暴增250%。2月份初,佳能发布2021年度财报,营业额同比增长11.2%,纯利润增长157.7%。财报里提到了EOS R5与 R6的整体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,但RF镜头的销售持续大幅增长。营业额对比去年同期强劲增长20.7%。
这哪里是活不下去的?分明活得很滋润。当然,这是市场重新细分之后的结果。
1. 销量是下滑了,而且是明显下滑,但销售额有些品牌是增加的,更重要的是纯利润在大幅增长。
2. 从过去追求销量到追求利润,背后是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的调整。以前几大厂商的策略是用入门型号走量,降低利润,吸引用户,然后慢慢培养忠诚度和粘性,让他们过渡到高端型号,不断追加投入。现在入门型号被砍得差不多了,直接走中高端路线切入,拼性能,抢客户,捅破天花板。
3. 以前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,现在通过涨价来要挟客户。你买不买?不买我就要涨价了?还犹豫?再涨一波。
4. 市场总规模虽然在缩小,但分蛋糕的人也少了,单一用户的价值在提高,说人话就是,现在还在玩相机的,都挺有钱的,也愿意持续投入,哪怕花小钱。
前几天,村长粉丝群关于单反和无反的争议,其实也能折射出,现在无论玩什么器材的,都不是过去那种抱着一机一头一辈子的。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认知,知道往哪里花钱。
话说,现在厂商刀法越来越狠,越来越准,每一款新产品都有点不完美,让你留有遗憾,然后......